红石村的致富“根”——记新宾榆树乡红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根

新宾融媒  02-09 11:15  作者:新宾融媒 A+ A-

  以前的新宾榆树乡红石村土地贫瘠,农作物单一,村民致富缺乏带头人,现如今,红石村已成为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民生设施日趋完善的精品村。如此巨大的改变都因为村里有个能干的领头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根。提起李根,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都说他是村里的致富“根”。“我是土生土长的红石村人,红石村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我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努力,让红石村越变越好。”李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变思想 迈出致富第一步

  李根从小就对一些农机器具感兴趣,经他研究改装的山地旋耕机,解决了全村多年山坡地耕作的难题,受益的群众时常夸赞他是“农机达人”。2007年在村民的喜爱和支持下,24岁的李根被村民推荐为村主任,如何带领全村致富成了他最放在心上的一件事。

  “要致富,先治心”,想要改变现状,首先改变的是农民落后的思想。针对大家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李根自行贷款60多万元,主动拿出自己家的土地做示范田,当改造样板,自费带领党员和群众到周边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帮助他们长见识、开眼界、转思维。

  在李根的带领下,全村23名村民共同参与成立了新宾满族自治县榆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历时3个月,一座占地132亩的种植园区在红石村落地,种植品种以香菇和灵芝为主,其中标准暖棚2000平方米,冷棚70座。一年下来,合作社香菇年产量达到100万斤,年产值近420万元。“只有自富才能共富、先富才能拉动后富”,李根秉持这种理念,在发展合作社的同时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30余人、短工近200人,实现每人每年增收近2万元。

  跑项目 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9年,李根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上任后的李根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因势利导,紧紧抓住辽宁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财政奖补资金项目契机,对上争取产业扶贫资金,建起农村小型加工厂和保鲜冷库,将当地山野菜、香菇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拉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红石村一改过去发展单一村变为集林、菌、菜,产、加、销一体化的“品牌村”。

  如何趁势让村民都富裕起来,是村“两委”班子急需破解的难题。李根利用全村初具规模的“一村一品”着力打造“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并采取内引外联的办法,以龙头企业拉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李根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引进食用菌赤松茸种植产业,当年一座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1300亩的赤松茸种植基地在红石村落地。这座东北最大规模的赤松茸种植基地,通过租赁村集体加工厂和冷库,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通过流转村民土地,每年为农户增加租金收入75.4万元;通过雇佣长、短工,带动全村310户、1180人全部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年增收7000多元。在种植示范效应之下,李根又推行了散户种植法,仅收取3500元成本费,由农户在自家种植赤松茸,村集体提供基料、管护技术帮扶、回收买卖等一条龙服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针对村里的8名低保户,村党组织采取党支部兜底、党员包户的形式,带动每户低保户种植赤松茸,实现每户每年增收1万元。

  如今的红石村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富裕村,80%的农民都参与松茸种植产业,2020年以来人均收入超过了1.6万元。

  强基建 优化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李根不忘搞好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们拥有一个优美的环境。他坚持一手抓村庄发展,一手抓村庄治理,做到两只手都要过硬。

  村里搞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资金,李根就自掏腰包,带头垫付,积极对上争取一事一议道路硬化项目。为了避免资金的浪费、确保工程的质量,李根每天坚守在工地,监督工程进度。历时两年,一条25公里崭新的柏油路呈现眼前。李根通过召开“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成立了垃圾分类整治小组,明确干部包片、党员和村民代表包户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责任,开展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红石村在村党组织的引领下,从安装路灯、建村部、建设文化广场,到治河修堤、改建自来水、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里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协调投入资金累计近600万元。


责任编辑:杨骅

阅读:652
编辑:洪洋 侯晓明
导航 时政 观察 民生 社会 视频
抚顺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