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享非遗 文化迎端午

抚顺新视线  06-11 10:00  作者:刘忠楠 于证 A+ A-

  惟妙惟肖的新宾满族剪纸、精美华丽的满族刺绣、美味的满族传统小吃……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新宾满族自治县各类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用其特有的魅力迎接八方来客,让人们感受浓浓的节日文化氛围。

  新宾满族剪纸是依附于独特历史文化背景和鲜明地理环境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艺术形式,剪纸融剪、说、唱于一体,将满族剪纸、满族民歌和满族故事结合在一起,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新宾满族剪纸作品内容取材广泛,除了满族传统的嬷嬷人儿、花鸟草虫外,满族的宗教信仰、民间传说、乡风民俗等都是其表现对象。今年80岁的关长胜,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宾满族剪纸传承人,多年来,关长胜坚持作品一剪到底,以剪为主,以刻为补,凸显其造型简练、线条粗犷、拙中见巧的技艺特点。正值端午节来临之际,关长胜和老伴创作了大公鸡斗五毒,艾草娃娃等系列作品,一把剪刀,几张红纸,指尖翻转间,威风凛凛的大公鸡,活灵活现的壁虎、蝎子、蜈蚣等动物就生动地展现出来,而粽子、五彩绳、葫芦等端午节物件的剪纸作品,更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满族刺绣是满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艺术,以实用性很强的刺绣作品为主,将满族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巧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品格和风韵。

  眼下,新宾满族刺绣工坊的绣娘们格外忙碌,随着端午节临近,寓意吉祥,祈求平安健康的满族刺绣香包倍受青睐,供不应求,作为绣纺负责人和非遗项目新宾满族刺绣的传承人,桑菊更是忙碌,如何设计、构图、配色、刺绣,让人们能透过刺绣香囊的一针一线感受满绣的精美,是桑菊最关心的事儿。

  为了让民族文化的种子“薪火相传”,近年来,新宾满族自治县在民族文化挖掘、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9个、市级项目11个,认定非遗传承人59人,全县民族文化保护基地初具规模。同时,先后争取各项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民宿建设,支持满族剪纸、满族刺绣等技艺发展,加大传统民族文化抢救扶持传承力度,让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刘春阳


阅读:80
编辑:李丹
导航 时政 观察 民生 社会 视频
抚顺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