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父母教诲 尽心尽力做好自己
赵立清生于1949年6月,是新中国的同龄人。“我父亲在铁路工作,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有兄弟姊妹6人,我在家排行老三。父亲没啥文化,母亲也大字不识几个,可他们却经常和我们兄弟姊妹几人讲:在家要做个好孩子、在校当名好学生、在班上要做个好职工。为人要善良、做事要认真勤快,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能帮就要帮一把……可以说,这些浅显易懂的为人之道,时时提醒我该怎样做人,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说起自己成长的经历,赵立清感慨地说。1965年中学毕业后,他曾在大伙房水库养殖场做过临时工、在六四0九厂当工人,后又下乡当知青。几年后,国家落实政策他进了抚顺县农机厂,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被调入县交通局当了一名司机。
志愿奉献 余热开启一片新天地
2009年8月,赵立清离开了所热爱的工作岗位。退休后,他在家自学了书法,每日练笔写字,感觉退休后的生活似乎有点单调。9月份的一天,他去社区办事儿,恰巧听说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当即就报了名。从此,他就和志愿者一起参加小区环境管理等志愿行动。每天天一放亮儿,邻居就能看到赵立清忙碌的身影。开始赵立清只是在自家楼下清理环境卫生,如今他每天到周边5个小区走走看看,遇到卫生死角就清理,近5000平方米的地方忙完得三四个小时,可他乐在其中。春秋修剪树木,夏季防汛除草,冬天除雪除冰,啥事儿他都管。看到小区地面坑洼不平,出行不便,赵立清就用手推车从其它地方捡回了2000多块旧步道砖,铺了一条几十米长的砖路,方便了腿脚不利落的老人和患病残疾人出行。2014年秋,社区环境改造,赵立清担负起义务宣传员、疏导员、协调员、监督员的重任。小区地面铺设时,有的私家车没有按时间要求挪走,他就楼上楼下找车主挪车,先后疏导车辆400余次;他协调各类不合理问题20余次。看到小区里私家车多、乱停乱放影响环境,赵立清就购买了刷子、铅油,义务在3个楼院新铺的路面上施画了30多个停车位,打这儿以后,楼院里的车辆停放整齐了,小区环境规范了。
老当益壮 助人为乐学做雷锋
2013年初春乍暖还寒时,一位从外地到女儿家串门的老人在小区里不慎摔倒,手擦破了皮,被正在巡查楼院环境的赵立清发现。赵立清马上询问老人住在哪儿、叫什么?可因年龄偏高,再加上摔倒,老人说不清楚。见此情况,赵立清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又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请医务人员帮助处理好老人的伤口,他又给老人买了午饭,边吃边与老人聊天交流。终于,老人情绪稳定下来,断断续续地说出自己女儿家就在附近,但女儿的全名和居住的具体位置忘记了。经过3个小时查找,赵立清最终找到了老人的女儿,并把老人送回女儿家。从社区卫生服务站到老人女儿家,赵立清背着年长自己五六岁的七旬老人走了近千米远的路途,步履艰难爬了5层楼把老人送到女儿家。尽管老人身材瘦小,可放下老人那一刻,他的腿脚发软,瘫坐门口,回到家发现薄棉袄已被汗水浸透。在社区,赵立清的热心是出了名的,邻居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帮忙,他也尽自己所能伸出援手。居民陈连涛家住一楼,一到雨季连雨天,他家的下水道就容易堵塞,去年夏天他去北京女儿家串门,临走时他把钥匙给了赵立清。刚走几日,大雨天便造成了下水道堵塞,看到陈家满地的粪便,赵立清二话不说穿着水鞋一盆一盆进行清理,两个多小时清理出20多盆粪便,又帮陈家把室里收拾得干干净净。10年来,赵立清处理过多次这样的事情,他已记不清了
促文明和谐 慷慨无私做出贡献
2012年9月,顺新社区根据居民的要求,创建了社区“霞光艺术团”,招募成员、购买设备、组织活动,创建初期艺术团遇到了重重困难。赵立清得知消息后,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出资为艺术团购买了价值560元的音响设备,垫付6000元购买了服装。为记录下社区开展活动的精彩瞬间,赵立清卖掉了爱车,花1万元购买了当时最高档的DV摄像机和3万元的5D专业照相机。赵立清有些愧疚地告诉记者,“购买相机和摄像机后,给老伴拍过的照片就几张,而拍摄最多的内容是社区活动。”几年来,社区艺术团先后参加市、区、街道等组织的各类活动300余场次,赵立清都及时用镜头进行了拍摄和记录,社区的变迁、环境的改造、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宝贵的影像资料都保留下来,他为社区文明和谐贡献了一己之力。
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清理环境、捐款捐物扶贫助困……赵立清做的好事、实事一件又一件,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2014年以来,赵立清先后获得街道“最美河东好人”、市级“最美家庭”、顺城区“身边好人”“抚顺好人”等荣誉。赵立清说,这些荣誉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他会不忘初心,一直像雷锋那样把平凡小事做好,将雷锋精神永远传承下去!